/李馬松整理
笨珍位於柔南西海岸,為柔屬新興鎮,在上世紀末,華人南來開墾,而我宗人也先後來此。創業者日眾,然皆各自為謀,相見多不相識,同本共源,而有此種現象,識者憾之,故有謀組織隴西李氏公所之建議。
1946年冬10月,朝慶宗長在星洲謁唔宗賢振殿,源水等,以笨珍宗人眾多,迄猶散煥為憾。需互相聯繫,融通一氣,團結一致,集思廣益,發揚祖德宗功,共謀宗人福利,回程經過北干那那途中,適遇好德宗長,即以是事達知,並獲強初宗長贊同,乃呼集振和、文祺、菁圃宗長六人,在強初宗長齒科院樓上,召開座談會,共商籌組公所事宜,咸認應廣征較多發起人。
旋於1946年12月1日,在強初宗長樓上召集第一次歷史性集合,與會者為:強初、魁惠、菁圃、文祺、珍和、朝慶、耀初、好德、廷恒、天諦、其意、懷音、雲從、金泉、怡草、耀禎、其榮、順興、西庚、文卿、光遠、池水、紅楓等20多位,公推強初為臨時主席。
即席產生一個由發起人組成之籌備委員會,並同時選出執委會如下──
主席:菁圃;總務:強初;財政:朝慶;文書:魁惠;查賬:文卿;並分八區分頭進行。
第二次籌委會假聯豐樓上召開,出席人數非常踴躍。在此半個月中,計有110名登記為會員,後來池水宗長慷慨損獻市區詔安會館毗鄰之地皮一塊作為建築會所之用,待至填地工程完畢,向州政府呈上圖測時,被州政府拒絕。事緣該地不能建築永久磚屋,後再向庚金君再購地皮一片,亦因上述原因而放棄,至此建築祖祠之計畫,不得不暫時中止,後租用中華商會對面沙厘屋樓上全座為臨時辦事處。
在第9次籌委會上,選出第一屆正式執委,菁圃宗長榮任主席。
本公所雖正式成立,但有關註冊事蒙柔佛州華民事務官李亞蘇協助,始獲當局批准。
1949-50年間,全體職員,咸認為現址不敷應用,創議應自建宗祠,期間為好德宗長獻牙蘭地一間,另二間以優待價出讓,但因長度不足而放棄。
迨至1950年7月29日舉行宗人聯歡大會,主席強初宗長當眾宣佈,紅楓宗長介紹“齊智”人店屋出售,位於亞砂哈街(即現址),地點適中,價錢相宜,得宗親熱烈贊助,當場認損9仟多元,紅楓宗長手握“屋申”,不向外牟利,愛護公所精神,令人讚賞。
1955年元月,本公所參與南洋大學的贊助人。
1956年11月4日,遷入現會址,同年11月11日舉行落成典禮,12日慶祝祖王誕辰,雙喜臨門,狂歡二日。
1957年附設互助股,專處理逝世宗人之善後事宜。由安懷宗長擔任主任多年,至60年6月改為福利股,由耀禎宗長掌執。
1960年李柱宗長擔任主席,提出未來計畫4大目標:-
(1)組織帛金組
(2)慶祝14周年紀念大典
(3)出版特刊
(4)設獎助貸學金
同時11月28日,全體所員大會通過議案:
(1)由第14屆(61-62年)該為兩年一任;
(2)選出李柱、池水、碧祿為本公所產業信託人。
本公為大馬李氏總會創議人之一,積極參與推動大馬李氏總會的成立。李柱、魁惠等宗親也參與訪問全馬各宗會,第一次大馬李氏總會籌委會在本公所召開。
1975-76年本公所輪值主辦大馬李氏總會,代表本公所擔任宗會職務為:總會長家政局紳、總務李秘PIS、財政蔭棠、理事雲飛PIS、良海。
過後,本公所樓下出租予萬利布莊。
90年代初期,經馬松宗長介紹,(沒有拿傭金)以50多仟另購大地花園與巴吉花園交界之店屋地段,一個屋地二張牙蘭。經過多年策劃申請。於1998年8月間,由全體理事舉行動土禮,三樓建築工程由集華建築有限公司以20多萬元承建。過後,更圖測為四層樓,一、二樓將出租,三及四樓為新會所。
1998年12月6日在文冬召開之大馬李氏總會第16屆(97-98)第2次代表大會中,本公所再次被大會推選為第17屆(99-2000年 )大馬李氏總會輪值區。總會長龍興,總務:馬松,財政:玉春,福利主任:貴添。
茲附録本公所歷任主席:
(1)菁圃 (2)強初 (3)李柱 (4)朝慶 (5)亞景
(6)紅楓 (7)家政 (8)李秘 (9)龍興 (10)馬松
(11)加興 (12)革興
注:从创立本公所算起,今年正好是65年。我们的前辈超过半世纪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样貌。